top of page
搜尋

跨境电商在美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策略(1)专利篇

  • BDeng
  • 4月16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前言


如果您作为一家未在美国设立实体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正积极拓展美国市场。但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从平台下架产品、账号冻结到巨额索赔的风险​。近年甚至出现针对中国卖家的“围猎”现象:有美国律所一年内对中国卖家提起了243件知识产权诉讼,导致2.2万个卖家账号被关闭、5900个网站被关停​。因此,构建一套系统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策略,在美国有效保护自身创新并防范侵权纠纷,对于跨境电商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本博客系列根据截至2025年的美国法律法规和实务发展,并结合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常见困境,从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四大资产类别,以及ITC 337调查、联邦法院诉讼、专利局审查程序、商标争议程序等维权途径,逐一分析中国跨境电商可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一、专利战略


1. 专利申请与布局:贵公司应及时在美国申请专利,以保护产品的创新设计和技术方案。美国专利包括发明专利(Utility Patent)和外观设计专利(Design Patent)。针对产品的功能性创新,可申请发明专利;针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则可考虑外观设计专利,以快速获得保护。近年来中国企业日益重视在美专利布局:2017年中国发明人获得美国专利授权11,240件,之后每年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在美国拥有高质量的专利组合,不仅可以通过许可获取收益,还能对竞争对手形成震慑,减少自身被诉的风险​。为优化专利布局,建议:①针对核心产品和关键改进点,制定专利组合计划,必要时提交多件相关专利(如继续申请、分案等)以形成专利池;②利用《专利合作条约》(PCT)在国际上同步申请,确保在全球主要市场(包括美国)取得专利权;③关注竞争对手在美国的专利申请动态,及时进行专利检索和侵权风险评估,必要时对他人未决申请提出异议或准备后续无效挑战。


2. 专利申请实务要点:作为无美国实体的境外申请人,贵公司在美申请专利需要委托持牌美国专利代理人或专利律师办理,确保符合法律形式要求。此外,应注意中国的专利对外申请保密审查规定——如果发明在中国完成,需先在中国申请或取得许可后再向外国申请专利,以免违反中国法律。提交美国专利申请前,应充分准备技术交底文件,确保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覆盖核心创新点并满足美国专利法的充分公开和可实施要求。对于跨境电商企业常见的产品创新,如产品机制改良独特外观设计,可分别通过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取得双重保护,从而全面覆盖产品功能与外观两个层面。


3. 专利权的维护与运用:一旦获得美国专利,贵公司应在产品宣传中标注专利号,并将竞争对手的产品纳入监测范围。如发现侵权,可采取以下维权手段:首先,向涉嫌侵权方发送警告函(律师函),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但需注意,美国法律对警告函较为敏感,发函者有被对方抢先起诉“请求不侵权判决”(DJ诉讼)的风险,因此措辞和时机需经法律顾问把关。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详见下文第六部分),通过法院判令对方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若侵权产品由国外进口到美国,还可以选择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337调查申请,寻求排除令禁止侵权产品进口(详见下文第五部分)。此外,针对跨境电商平台上的侵权,贵公司可借助平台内的专利投诉机制快速下架侵权商品(例如亚马逊的专利侵权投诉渠道)。需要强调的是,在美持有专利本身也具有防御价值:它使潜在对手顾忌反诉风险,从而不敢轻易提起诉讼​。美国司法实践显示,近年专利侵权胜诉后的赔偿额中位数从2016年的$610万提高到2018年的$1,020万​;若能证明对方故意侵权,赔偿额最高可按三倍裁定。这提示我们,美国专利具有显著的财产价值和威慑力,贵公司应善加利用。


4. 专利侵权风险防控:跨境电商热销的“爆款”往往潜藏他人在先专利。贵公司在产品设计阶段即应进行专利情报调查,避免落入现有专利的保护范围。一旦发现拟销售产品可能落入他人在美有效专利的权利要求,可选择修改产品设计以规避,或寻求与专利权人许可合作。对于一些专利流氓(NPE)针对电商卖家的索赔,贵公司应做好防御预案,包括收集现有技术以备证明专利无效不侵权。如果不幸收到专利侵权起诉状,务必积极应对,切勿因企业在美资产有限就消极对待——美国法院不会接受“不知道侵权”或“店铺非本人经营”等推脱,不应诉可能导致缺席判决并被处以高额赔偿


综上,在专利战略上,贵公司应当“进攻防守”两手准备:一方面通过布局自身专利保护创新并谋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建立内部机制随时应对侵权指控,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郑重申明:

1. 发布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应视为有关任何主题的法律依据或建议。

2. 版权所有,转载需经过特别允许。)

Comentarios

Obtuvo 0 de 5 estrellas.
Aún no hay calificaciones

Agrega una calificación
  • Twitter
  • Instagram

©2020 by AllBelief Law Firm. 郑重申明: 本网站上所展示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应视为有关任何主题的法律依据或建议。

bottom of page